快速区分湿疹与荨麻疹 中医治疗有良方  

湿疹和荨麻疹都是非常常见的过敏性疾病,都有皮肤红肿、瘙痒等症状,所以经常有人将两种疾病混淆。事实上,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,认真辨别其实不难区分。

湿疹和荨麻疹有什么区别?

荨麻疹和湿疹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四点:

 1、发病时间不同

荨麻疹患者一旦接触过敏原,皮肤就会过敏,迅速出现包块和搔痒,一般在48小时内可自行消退。而湿疹持续时间长,还会有脱屑的症状,慢性湿疹极易反复发作。

 2、病因不同

虽然同属皮肤疾病,但荨麻疹的诱因有很多,任何一种过敏原都能引发疾病,在接触过敏原后,人体皮肤和黏膜小血管会出现扩张及渗透性增强,导致水肿。而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皮肤炎症。

 3、症状表现不同

荨麻疹患者皮肤上会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或者白色的风团或丘疹,有暂时性的痒感。风团的出现不局限于某个部位发作,可能游走出现在腿部、腹部、肩部等全身各个部位,时起时消。风团的出现没有对称性、没有明显的液体渗出倾向。而湿疹的发病部位一般对称分布,有剧烈的痒感,而且皮肤处会出现丘疹、渗液、糜烂、结痂、苔藓化和脱屑的症状,皮肤症状比荨麻疹典型。

 4、是否引发并发症

荨麻疹由于发病急速,如果在肠胃道发病,通常会引起腹痛、呕吐、恶心等症状;如果在呼吸道发病,则会引发呼吸困难、喉头水肿和窒息等症状,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休克。但湿疹症状相对单一,几乎没有并发症。

湿疹图片和荨麻疹有什么区别?(图片来源:网路合成)

湿疹图片和荨麻疹有什么区别?(图片来源:网路合成)

从中医的内因、外因上考虑二者的区别

湿疹发生的外因是潮湿,比如坐卧冷湿之地、淋雨却没有注意及时换衣服都会引起湿疹的出现。湿疹发生的内因是阳气不足,其中最关键的是脾虚。脾主湿,脾虚后不能正常处理水液,这些水液有可能停留在胃肠里,表现为腹胀、拉肚子;有可能停留在外在的皮肤,变成一个个水泡、糜烂、渗出、结痂,形成湿疹的表现。

荨麻疹发生的内外因主要是风。外因为外风,包括温度变化,外界风吹。内因为内风,如五脏六腑、气血、阴阳之间某一方面的不足或者某个经络、部位,气、血、津液阻塞,导致人体的气血津液阴阳不能正常运行而出现风象,出现风团。

湿疹和荨麻疹的治疗方法(图片来源:pixabay)

湿疹和荨麻疹的治疗方法(图片来源:pixabay)

中医如何治疗荨麻疹和湿疹?

中医认为荨麻疹多由禀赋不耐、腠理失密所致,如果正好赶上外感风热、风寒、风湿之邪或者饮食失节,过食辛辣、膏粱厚味之品,致脾胃失调、湿热困脾、化热动风或卫外不固,风邪就会最终郁于皮毛肌腠之间,导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,这个时候正邪就会相搏,相搏就会导致起疹。

中医将荨麻疹的治疗分为以下六个类型:

1、风寒证:风团色粉白或粉红,遇冷或风吹则加剧,得热则减轻,多冬春发病,治宜疏风散寒。方用桂枝汤或桂麻各半汤加减。

2、风热证:风团色红,遇热则加剧,得冷则减轻,多夏秋发病,治宜疏风清热。方用消风散加减。

3、肠胃实热风团出现时伴有腹痛、便秘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治宜疏风解表,通腑泄热。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。

4、气血两虚风团反覆发作,迁延数月或数年,劳累后易发,治宜调补气血。方用八珍汤加减。

5、血热多见于皮肤划痕证,一般身起风团较少,每到晚间皮肤先感灼热刺痒,搔后随手起红紫条块,治宜清热凉血。方用凉血消风散加减。

6、血瘀风疹块暗红,常见于腰围、表带等压迫处,治宜活血袪风。方用通经逐瘀汤加减。

湿疹的6个证型和治疗方剂

1、湿热型由于血热脾湿,浸淫肌肤。多见于急性湿疹、脂溢性湿疹以及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期。皮肤起红斑水疱,瘙痒极甚,黄水淋漓,味腥而粘,或结黄痂、糜烂、蜕皮。大便干,小便黄赤,舌红苔黄或腻,脉濡滑。治法:利湿清热。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。

2、脾湿型皮肤起水窠,色黯淡不红,瘙痒出水。或有胃脘痛,饮食不多,面色萎黄,腿脚浮肿,大便溏,尿微黄等。舌淡,苔白或腻,脉缓。治法:健脾除湿。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。

3、血热型遍身起红丘疹,瘙痒极甚,搔破出血。中医称粟疮或血风疮。 舌质红,苔薄白,脉弦滑。治法:凉血清热,祛风除湿。方用凉血除湿汤加减。

4、阴伤型由于渗水日久,伤阴耗血,血燥生风。多见于亚急性、泛发性湿疹。皮肤浸润,干燥脱屑,瘙痒剧烈,略见出水。舌红苔光,脉细弦滑。治法:滋阴养血,除湿止痒。方用滋阴除湿汤。

5、湿瘀互结型原患下肢静脉曲张处发生瘀滞性紫斑,日久引起湿疹样改变,伴有下肢溃疡、皮肤乌黑、肥厚、苔藓样外观,病情时好时坏,缠绵数十年不愈。舌质暗红,苔薄白或少苔,脉沉涩。治法:化瘀渗湿。方用桃仁承气汤加减。

6、肝肾阴虚型皮疹泛发全身,其中以肘窝、腘窝最为明显;有的是局限性肥厚与轻度糜烂渗出交替出现;有的为扁平丘疹,高出表皮,常因剧烈发痒而搔抓,使之皮肤干燥似皮革,纹理加深,肤色暗红。 舌质红或微绛,苔少或无苔,脉细数。治法:滋肾柔肝。方用地黄饮子加减。

Writ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All fields are required